Discuz! Board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32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CMake实现跨平台,在Windows下一般使用VS,在Mac和Linux下一般用什么,大部分开源...

[复制链接]

1319

主题

2129

帖子

8303

积分

认证用户组

Rank: 5Rank: 5

积分
8303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25-3-19 14:00:17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CMake实现跨平台,在Windows下一般使用VS,在Mac和Linux下一般用什么,大部分开源项目是如何处理的
CMake通过抽象编译流程实现跨平台支持,不同系统默认使用不同的生成器:
  • Windows默认编译器
    Windows下CMake默认生成Visual Studio项目文件(如.sln),因其深度集成Windows生。但也可通过-G "MinGW Makefiles"等参数指定其他工具链(如MinGW)。
  • macOS/Linux默认工具链
    • macOS通常使用XcodeUnix Makefiles,需安装Xcode命令行工具[[10]]。
    • Linux默认使用GNU Make生成器(即Unix Makefiles),部分项目开始采用更快的Ninja生成。
  • 开源项目的跨平台实践
    大部分开源项目通过以下方式实现跨平台兼容:
    • 统一CMake配置:使用CMakeLists.txt定义平台无关的构建逻辑,例如检测编译器特性、选择库版。
    • 预设生成器:通过CMake Presets提供默认配置(如Ninja),简化用户操作[[4]]。
    • 文档指引:明确标注各平台依赖(如Windows需安装VS Build Tools,Linux需安装build-essential。
    • 条件编译:利用if(WIN32)、if(UNIX)等指令处理平台差异[[5]][[9]]。

例如,ESP-IDF等项目强制要求Windows用户使用64位环境,并通过CMake预设简化配置[[7]],而跨平台库(如OpenCV)会通过CMake自动选择最优编译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firemail ( 粤ICP备15085507号-1 )

GMT+8, 2025-4-3 06:45 , Processed in 0.056841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